二、保护工作原理
1、母充保护:该保护在检测到手动合闸3秒内完成,A、B、C相任一相保护电流大于设定值时并达到设定延时后保护即动作[手动合闸3秒后,母线充电保护自动退出运行(其中手动合闸状态需作为开关量接至任何一路可编程开关,并在菜单的“保护值设定”中将对应的可编程开关名称设置“15手动合闸”,注意需将该开关的保护功能退出)]。
2、定时限过流保护:本装置配置了三相三段式定时限过电流保护,II段、III段可选择是否投入后加速功能,后加速时间可以单独设定(后加速元件当有重合闸动作输出、手动合闸、断路器由分变合等事件时,3秒内装置将启动过流II段、III段保护后加速功能,上述保护输出时间将按照设定的相应后加速输出时间动作输出)。所有加速功能均可通过控制字节选择投退,加速时间也可单独进行设定。
3、反时限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故障电流的大小有关,故障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反之,故障电流越小动作时限越长。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55)的规定,本装置提供了三种标准反时限特性曲线,即:标准反时限t=0.14tp/((I/Ip)^0.02 -1)、非常反时限t=13.5tp/((I/Ip)-1)、极端反时限t=80tp/((I/Ip)^2 -1),注:^2表示2次方,^0.02表示0.02次方。
4、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为定时限保护,正常运行时过负荷元件监视A、B、C三相电流,当有任一相电流大于设定值并达到设定延时后保护即动作。过负荷保护可以选择跳闸或仅发警告信号,当过负荷保护动作输出时装置将自动闭锁重合闸。
5、定时限负序保护:装置通过计算实际运行电流(两相或三相CT)的负序分量构成负序电流保护。对于电动机或变压器的各种不平衡故障,如不平衡运行、断相、反相等,可投入负序电流保护。当装置计算出的负序电流大于负序保护电流设定值并达到设定延时后保护即动作。为了避免设备投运时因三相合闸不同步可能引起误动,建议带0.2秒以上延时。
6、零序过流保护:装置配置了定时限零序过流保护,当采集的零序电流大于零序保护设定值并达到设定延时后保护即动作。零序保护可以选择跳闸或仅发警告信号,也可以选择是否投入后加速功能,后加速时间可以单独设定。
7、低电压保护:如果被保护线路很短,始末端的短路电流差别不大或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采用电流速断保护满足不了灵敏度和动作范围要求时,可装设电压保护。当开关处于合闸位置,三个线电压均小于低电压保护的设定值并达到设定延时后保护即动作。为防止装置上电时母线三相失压引起低电压保护误码动作,装置只有监测到母线电压正常后才投入低电压保护。若PT断线闭锁投入,当发生PT断线时将闭锁低电压保护
8、过电压保护:为避免母线电压过高对设备造成冲击而损坏,装置配有过电压保护。当开关处于合闸位置,三相母线线电压中任一个线电压大于过电压保护设定值并达到设定延时后保护即动作。
9、重合闸功能:本装置的重合闸为三相一次自动化重合闸,具有两种启动方式,保护启动和接点不对应启动方式,上述两种方式可以单独投入,也可以同时投入。在保护动作跳闸出口(过负荷和低电压保护除外)或出现接点不对应后重合闸功能开放3秒,如果此时无闭锁条件,并且三相均无电流时开始进行重合闸逻辑判断。
10、 PT断线:三个线电压均小于7V,且任一相电流大于0.2A,判断三相断线;[UA+UB+UC]>15V,且任两个线电压差大于18V时,判断不对称断线。
11、弹簧未储能告警:装置配有一路弹簧未储能输入接口,可以选择储能机构的储能节点类型(常闭或常开),还可以选择弹簧未储能警告的判断时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储能机构。
12、跳闸回路监视:装置在电气防跳回路中带有断路器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功能,当发生断线时,装置能发出警告信号。当开关处于合闸状态(开关状态开入量为1),同时跳闸回路发生断线(跳闸回路开入量为0),并达到设定延时后装置将发出警告信号。此时必须将合闸回路监视接入装置的任一路可编程开入,并在菜单的“保护定值设定”中将对应的可编程开入名称设置为“12跳闸回路监视”,注意需将该开入的保护功能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