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状木质素纤维产品特性
1. 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2. 防止沥青泛油,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
3. 明显增强沥青混凝土的柔韧性,提高其低温抗裂性;
4. 有效减少反射裂缝的生成;
5.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
6.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疲劳性、抗剥落性;
7. 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拉、抗剪切性能。
性能参数
外观 灰色颗粒状 长度 约1000~1500μm
PH值 7.0±1.0 吸油率 不小于纤维自身重量的5倍
含水率 <5% 耐热性 210℃/1h(短时间可达280℃)
灰分含量 18±5%
颗粒状木质素纤维是由纯絮状木质素纤维经物理作用制成的高质量、高纯度的木质纤维颗粒。
从结构上来说,颗粒状木质素纤维比絮状木质素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升效果良好。此外,颗粒状木质素纤维在与混合料的拌和过程中也具有好的分散性,从而也使颗粒状木质素纤维对混合料的改良作用明显。
主要作用及原理
● 加筋作用:
在SMA混合料中掺加木质素纤维后,纤维在混合料中以一种三维的分散状态存在,像各种钢纤维混凝土、土木格栅、土工布等加筋材料一样,可以起到加筋作用,从而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
● 分散作用:
木质素纤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它能使沥青、矿粉等组分在混合料中均匀分散。如果没有纤维,用量颇大的沥青矿粉很可能成为胶团,不能均匀地分散在集料之间,铺筑在路面上将清楚地看到“油斑”存在。木质素纤维可以使胶团分散,防止形成胶团状物质而导致的路面“油斑”。
● 吸持作用:
木质素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通过纤维表面和内部对沥青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吸持住更多的沥青。从而使沥青结构膜变厚,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生产、运输和摊铺的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沥青会流淌到混合料底部。拌和过程中加入木质素纤维后,纤维以其特有的三维网状结构牢固地将沥青吸持住,防止沥青的滴漏和离析。而且纤维具有很强的加筋特性,能大大增强沥青混合料强度,从而*大地提高了混合料的高、低温稳定性。
● 稳定作用:
木质素纤维使沥青膜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夏季高温,沥青受热膨胀时,纤维内部空隙会成为一种缓冲的余地,不致成为自由沥青而泛油,提高了高温稳定性。冬季温度较低时,纤维使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伸缩性,增强了低温稳定性。
● 粘结作用:
提高粘结力。纤维能够增加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通过油膜的粘结,提高混合料之间的粘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