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节点
1 铸钢节点应满足结构受力、铸造工艺、连接构造与施工安装的要求,适用于几何形式复杂、杆件汇交
密集、受力集中的部位。铸钢节点与相邻构件可采取焊接、螺纹或销轴等连接方式。
2 铸钢节点应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节点应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节点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σ1、σ2、σ3——计算点处在相邻构件荷载设计值作用下的、第二、第三主应力;
βf——强度增大系数。当各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时,βf=1.2;当各主应力均为拉应力时,
βf=1.0,且大主应力应满足σ1≤1.1f;其他情况时,βf=1.1。
3 铸钢节点可采用有限元法确定其受力状态,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承载力进行试验验证。
4 焊接结构用铸钢节点材料的碳当量及硫、磷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焊接结构用铸钢件》GB/T
7659的规定。
5 铸钢节点应根据铸件轮廓尺寸、夹角大小与铸造工艺确定小壁厚、内圆角半径与外圆角半径。铸钢
件壁厚不宜大于150mm,应避免壁厚急剧变化,壁厚变化斜率不宜大于1/5。内部肋板厚度不宜大于外侧
壁厚。
6 铸造工艺应保证铸钢节点内部组织致密、均匀,铸钢件宜进行正火或调质热处理,设计文件应注明铸
钢件毛皮尺寸的容许偏差。
1 铸钢节点主要适用于特殊部位、复杂部位、重点部位,其节点形式多种多样。
2 根据铸钢材料的特点,可以采用第四强度理论进行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
3 铸钢节点的有限元分析应采用实体单元,径厚比不小于10的部位可采用板壳单元。作用于节点的外荷
载和约束力的平衡条件应与设计内力保持一致,并应根据节点的具体情况确定与实际相似的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