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 格: |
型 号:1803 |
数 量: |
品 牌: |
包 装: |
价 格:面议 |
德国科思创耐高温PC-HT 1803,MVR(330°C/2.16kg)10 cm³/10分钟;高粘度;紫外线稳定软化温度(VST/B 120)=184°C;注塑-熔体温度330-340°C;制动灯和指示灯盖;车内灯罩;家用灯罩;前照灯透镜;船用灯盖;卤素系统的连接件。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透明度、耐高温、耐冲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建筑、医疗等领域。
聚碳酸酯的密度约为 1.2g/cm³,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可在-60℃至 12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聚碳酸酯的力学性能较好,拉伸强度可达 60-70MPa,弯曲强度可达 90-100MPa,冲击强度也较高。此外,聚碳酸酯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化学性。
聚碳酸酯的加工性能较好,可以采用注塑、挤出、吹塑等多种加工方法。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工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聚碳酸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外壳、建筑材料、医疗器械等。 聚碳酸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性:
共混改性:将聚碳酸酯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可以改善其性能,如提高冲击强度、耐热性、耐化学性等。 填充改性:在聚碳酸酯中添加填充剂,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矿物质等,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 增强改性:在聚碳酸酯中添加增强剂,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 阻燃改性:在聚碳酸酯中添加阻燃剂,可以提高其阻燃性能,使其符合特定的防火标准。 表面改性: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如 plasma 处理、化学蚀刻等,可以改善聚碳酸酯的表面性能,如提高表面润湿性、增加表面粗糙度等。
这些改性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以提高聚碳酸酯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