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钢结构咨询服务业方面。国外十分重视钢结构咨询服务业,欧、美、日等国家(地区)均建立了钢结构行业咨询服务机构。我国虽也有了钢结构行业咨询服务机构,但离真正起到推动钢结构产业发展的作用,还相去甚远。
建筑钢结构产业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目前,发展建筑钢结构产业得到国家技术政策的支持,而且越来越明确。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成熟,我国建筑钢结构产业将进入到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沈祖炎说,建筑钢结构具有“轻、快、好、省”的特点,除了具有轻质高强性、优异的材料性能、制作安装工业化程度高、宜拆卸和较好的耐久性等优势外,还具备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可循环利用、有效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要求的优越性。建筑钢结构产业发展的瓶颈
沈祖炎认为,制约我国建筑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有4大瓶颈。
,钢结构产业链问题。我国建筑钢结构产业链配置存在上游结构用钢材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科研成果转化不及时、设计队伍薄弱等较严重的问题。
第二,对钢结构的认识问题。整个社会对建筑结构中采用钢结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仍存在很大的误解,导致钢结构方案往往只是用在其他结构方案不能解决的项目上。市场忽略了钢结构“轻、快、好、省”的特点。
第三,设计理论与队伍问题。现有的设计技术和方法没有充分利用钢结构的延性优势,导致钢结构的“轻质、高强、塑性好”等优势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优势。“笨、重”工程的出现凸显钢结构领域的建筑及结构设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第四,其他潜在制约因素。譬如,钢结构企业在前期研发过程中投资过大;现有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模式、工程承包模式、市场价格机制等不利于钢结构产业新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实践;缺乏有效激励钢结构产业发展和工程应用的有效技术政策等。
建筑钢结构产业发展的8个建议
为发展我国的建筑钢结构产业,沈祖炎提出了8个建议。
,遵循科学发展观,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引导在建筑和土木工程中采用钢结构。着重宣传钢结构优点,逐步改变市场及业主的观念,为推广钢结构应用消除思想障碍,建立正确观念。
第二,推行强有力的技术政策和市场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推出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提升业主采用钢结构的积极性。例如,采用钢结构建筑可以适当降低税收率,采用钢结构体系的建筑开发商可以得到贷款优惠等等。
第三,建立起科学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行“集设计、施工和商务于一体的总承包机制”。
第四,应认真研究和建立合理的工程招投标机制,重视重大钢结构工程对行业技术的榜样性、示范性和引导性。对不合理的结构体系、对不合理的能耗建筑、对不合理的投资规范都应该实行一票否决。
第五,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在钢结构领域研发投入,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形成科学的理论攻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应从制度上激发钢铁企业在高性能结构用钢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热情,保障新钢种的推广应用。
第六,全国和地方有关行业协会、注册师考试中心等应联合高等院校对土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钢结构工程设计、制作和施工方面的继续教育,全面培训和提高对钢结构基本原理、设计理论和制作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水平。
第七,改革行业协会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市场和技术方向方面的引导作用。行业协会应组织共性技术攻关,帮助钢结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调整,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第八,在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应提高有关钢结构课程方面的比重,至少与混凝土结构并重,为今后的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打下扎实的基础。
记者 宋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