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始于合规的接线操作。接线前需明确 “三线分离” 原则:动力线(如 380V 电机线)、控制线(如 PLC 输出信号)、信号线(如传感器模拟量)需分开敷设,间距不小于 15cm,避免动力线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信号传输。以电机控制回路为例,接触器主触点接线需使用铜芯导线,线径根据电机功率匹配 —— 电机适配 ² 导线,且每根导线压接冷压端子后再接入端子排,确保接触电阻小于 Ω。
接线过程中,端子排接线是关键环节。需遵循 “左进右出、上正下负” 的规律,同一端子多接入 2 根导线,且导线裸露长度控制在 3-5mm,防止裸露部分过长引发短路。对于 PLC 输入输出端子,需特别注意极性:直流 24V 电源的 “+” 极接 PLC 输入端子的公共端(如西门子 S7-1200 的 1M 端子),“-” 极接传感器负极,避免反接烧毁模块。此外,所有接线完成后需进行 “三查”:查接线图一致性、查导线紧固度(用手拉拽无松动)、查绝缘层完整性,确保无破损漏电风险。
安全规范同样不可忽视。接线时必须断电操作,挂 “禁止合闸” 警示牌;使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柄的剥线钳、螺丝刀),且操作人员需佩戴绝缘手套。对于高压回路(如 6kV 变频器接线),还需进行接地电阻测试,要求接地电阻小于 4Ω,防止设备外壳带电引发安全事故。规范的接线不仅能降低故障率,还能为后续维护提供清晰的线路追溯依据。
电气自动化接线:规范与安全要点